在國家“雙碳"戰略目標、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背景下,發展綜合智慧能源系統,是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選擇。華志剛指出,“以數字化、智慧化能源生產、儲存、供應、消費和管理與服務為主線,追求橫向‘電、熱、冷、氣、水、氫’‘水、火、核、風、光、儲’等多品種能源協同供應,實現縱向‘源—網—荷—儲—用’等環節之間互動優化,向終端用戶提供綜合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,構建‘物聯網’與‘務聯網’(服務互聯網)無縫銜接的能源生態體系,是綜合智慧能源系統的要義。"
華志剛介紹,綜合智慧能源系統可廣泛應用于智慧城鎮、產業園區、能源基地、美麗鄉村等場景。以大型能源基地為例,山東海陽AP1000核電廠供熱項目利用海陽核電廠核電機組抽汽作為熱源,通過配套工程和現有市政熱網實現向海陽市各個區域供熱,出廠供熱介質為熱網循環水。其投運替代了12臺燃煤鍋爐,每個供暖季可節約原煤18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33萬噸、氮氧化物2021噸、二氧化硫2138噸、煙塵1243噸,成為能源與數字深度融合。
一.設計用途(SHHZCT-1000伏安特性變比極性測試儀服務快捷深受廣大客戶好評)
設計用于對保護類、計量類CT/PT進行自動測試,適用于實驗室也適用于現場檢測。
二.參考標準(SHHZCT-1000伏安特性變比極性測試儀服務快捷深受廣大客戶好評)
GB 1207-2006、GB 1208-2006
三.主要特征(SHHZCT-1000伏安特性變比極性測試儀服務快捷深受廣大客戶好評)
• 支持檢測CT和PT
• 滿足 GB1207、GB1208等規程要求.
• 無需外接其它輔助設備,單機即可完成所有檢測項目,一次測試同時完成勵磁、變比極性試驗。
• 自帶微型快速打印機、可直接現場打印測試結果.
• 操作簡便,帶有智能提示,使用戶更易上手操作。
• 大屏幕液晶,圖形化顯示接口.
• 按規程自動給出CT/PT(勵磁)拐點值.
• 自動給出5%和10%誤差曲線.
• 可保存3000組測試資料,掉電后不丟失.
• 支持U盤轉存資料,可以通過標準的PC進行讀取,并生成WORD報告.
• 小巧輕便≤22Kg,非常利于現場測試.
四.主要測試功能:(見表1)(SHHZCT-1000伏安特性變比極性測試儀服務快捷深受廣大客戶好評)
CT(保護類、計量類) | PT |
• 伏安特性(勵磁特性)曲線 | • 伏安特性(勵磁特性)曲線 |
• 自動給出拐點值 | • 自動給出拐點值 |
• 自動給出5%和10%的誤差曲線 | • 變比測量 |
• 變比測量 | • 極性判斷 |
• 比差測量 | • 比差測量 |
• 相位(角差)測量 | • 相位(角差)測量 |
• 極性判斷 | • 交流耐壓測試 |
• 一次通流測試 | • 二次負荷測試 |
• 交流耐壓測試 | • 二次繞組測試 |
• 二次負荷測試 | |
•二次繞組測試 | |
•綜合測試,一次測試同時完成勵磁、變比極性 |
表1
五. 測試儀主要技術參數: (見表2)(SHHZCT-1000伏安特性變比極性測試儀服務快捷深受廣大客戶好評)
項 目 | 參 數 | |
工作電源 | AC220V±10% 、50Hz | |
設備輸出 | 0~2500V 5KVA 大設置值20A | |
大電流輸出 | 0~600A | |
勵磁精度 | ≤0.5%(0.2%*讀數+0.3%*量程) | |
二次繞組 電阻測量 | 范圍 | 0.1~300Ω |
精度 | ≤1.0%(0.4%*讀數+0.6%*量程) | |
二次實際 負荷測量 | 范圍 | 5~500VA |
精度 | ≤0.5%(0.2%*讀數+0.3%*量程)±0.1VA | |
相位測量 (角差) | 精度 | 4min |
分辨率 | 0.1min | |
CT 變比測量 | 范圍 | ≤25000A/5A(5000A/1A) |
精度 | ≤0.5%(0.2%*讀數+0.3%*量程) | |
PT 變比測量 | 范圍 | ≤500KV |
精度 | ≤0.5%(0.2%*讀數+0.3%*量程) | |
工作環境 | 溫度:-10℃ ~ 40℃,濕度:≤90%,海拔高度:≤1000m | |
尺寸、重量 | 尺寸:410mm × 260mm × 340mm , 重量:≤22Kg |
表2
5.1.工作條件要求
輸入電壓 220Vac±10%、額定頻率 50Hz;
測試儀應該由帶有保護接地的電源插座供電。如果保護地的連接有問題,或者電源沒有對地的隔離連接,仍然可以使用測試儀,但是我們不保證安全;
參數對應的環境溫度是23℃±5℃;
保證值在出廠校驗后一年內有效。
對于推動新能源產業數字化轉型,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華能新能源")副總經理劉慶伏認為,新能源企業需要構建一體化、平臺化、協同化、智慧化、自主化的數字化轉型模式,包括技術能力培育、邊端智能化建設、數字共享平臺建設、多元化智能應用體系建設。BIM(建筑信息模型)技術的應用就生動體現了數字化與能源工程領域的創新融合,通過創新設計、創新施工、創新運維達到提高經濟效益、增強安全管理水平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的。
當前,我國電網建設和運維技術不斷革新,在數字勘測、數字設計、數字建造、數字管控、數字交付、數字孿生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。張寧介紹,多年來,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堅持推動“四個方向"轉型,一是推進項目管理數字化管控,二是推進專業管理數字化決策,三是推進工程項目數字化協同,四是推進綜合管理數字化支撐。
上海華住轉載其他網站內容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內容僅供參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